促脂解大豆胜肽之最適水解條件、序列及其應用 Optimal hydolysis conditions of soy protein to produce peptides with lipolysis-stimulating activity and their sequencing and use thereof

技術摘要

       本發明所揭一種製備促脂解大豆蛋白水解物之方法,首先係先將一配置好預定濃度之分離大豆蛋白,再加入一風味蛋白酶(Flavourzyme)於一最適水解條件下,進行水解反應,其中,該分離大豆蛋白與風味蛋白酶之比例為100:1,而該最適水解條件係如下:反應酸鹼值介於7~7.5間、反應溫度為40~50℃、水解時間為100~150分鐘,得到一具有極佳之促脂解活性之大豆蛋白水解物。本發明係更進一步分離鑑定出該大豆蛋白水解物中之活性胜肽序列具有九種組合,分別為Val-His-Val-Val、Leu-Leu-Leu、Leu-Leu-Ile、Leu-Ile-Leu、Leu-Ile-Ile、Ile-Leu-Leu、Ile-Leu-Ile、Ile-Ile-Leu及Ile-Ile-Ile。

現有技術描述、問題及其缺陷

       石斛(Dendrobium species)係一種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之蘭科植物,多用於觀賞之切花(cut flowers)及盆花(potted orchids)之用。石斛屬(Dendrobium genus)植物包含約1600 種,其中15 種係在台灣被發現。石斛經乾燥或是新鮮之莖部亦為一種名貴之中草藥(Dendrobium spp.;Herba Dendrobii),而廣泛地使用於傳統中藥療法,作為退燒、眼科或是滋補等目的之用。許多研究更指出,石斛包含許多物質,例如:菲類(phenanthrenes)、聯苯類(bibenzyls)、茐酮類(fluorenones)和倍半萜類(sesquiterpenes)、生物鹼(alkaloids),這些成分具有各種不同之活性,亦被應用於不同之藥用範圍。近期之研究論文中更進一步說明這些化合物具備消炎(anti-inflammatory)、抗氧化劑(antioxidant)和抗過敏(antiallergic)之活性。


       黃花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係藥用石斛其中之一物種,在台灣並被作為功能性之健康食品。目前已可以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大量繁殖並於溫室裡大面積地種植黃花石斛,而其所含有之槲皮素( quercetin ) 具有清除自由基之活性。更進一步而言, 槲皮素(quercetin;3,5,7,3',4'-pentahydroxyflavone)係為一種黃酮類,廣泛地存在於蔬菜水果中,而其抗氧化之功能對於人體健康有十分大之助益;其化學結構為去醣體(aglycones),即為無糖多酚類之一。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AD)係為一種原因未明之過敏性疾病, 好發於嬰兒時期; 該疾病之特徵在於癢、溼疹性病變(eczematous lesions)、乾燥症(xerosis)以及癬(lichenification)。此外異位性皮膚炎常與其他過敏性的疾病相關連, 例如; 氣喘(asthma)、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蕁麻疹(urticaria)、對於食物之急性過敏反應,係為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異位性皮膚炎之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其中大約有10~20%的孩童受到該疾病之影響。關於該過敏性疾病發病原因仍持續地在研究中,其中相關原因包括遺傳因子、環境作用、皮膚角質層疾病(skin barrier disorders)或是免疫反應等。肥大細胞(mast cell ) 係免疫球蛋白E( IgE;Immunoglobulin E)引起之過敏性疾病為主要之作用細胞,並藉由免疫球蛋白E 與肥大細胞表面上之高度親和免疫球蛋白之受體(FcεRI;high-affinity IgE receptor)交互連結而被活化。而後,肥大細胞脫顆粒(degranulation)並且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包含有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組織胺(histamine)、白三烯C4(leukotriene C4)、白三烯D4(leukotriene D4)、前列腺素(PGE2;prostaglandin E2),這些物質在過敏反應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與過敏原(塵蟎、卵清蛋白、海鮮或是黴菌)所引起之免疫球蛋白E 機制相關,絕大多數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之患者存有過度表現細胞激素(cytokine)以及增加免疫球蛋白E。其中,細胞激素中之白介素4(IL-4;interleukin-4)、白介素5(IL-5;interleukin-5)、白介素3(IL-3;interleukin-3)皆係由第二型輔助性T 細胞(TH2;type-2T helper cells)所生產。除了增加第二型輔助性T 細胞以及第二型細胞激素外,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之干擾素γ(IFN-gamma)以及白介素12(IL-12;interleukin-12)亦有減少之現象。因此異位性皮膚炎之發生與輔助型T 細胞之分化有關,當第二型輔助性T 細胞之相關因子活性降低,而第一型輔助性T 細胞之相關因子活性增加,進而調節TH1/TH2 之平衡,便可達到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之效。

本技術發明之目的及達成功效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自石斛屬植物中萃取非多醣體組合物,其組成係如第二圖A 所示,而為治療過敏性疾病之有效成份,其中:該過敏性疾病係與免疫球蛋白E、細胞激素(cytokine)以及第二型輔助性T 細胞(TH2;type-2 T helper cells)之增加有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自石斛屬植物中萃取非多醣體組合物,其係為對於過敏性疾病具有正向免疫調控之功效。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自石斛屬植物中萃取非多醣體組合物之製備方法,其包含有下列步驟:
步驟a.取一石斛屬植物之預定部位;
步驟b.將步驟a 之該石斛屬植物之預定部位置於一醇類中,得到一第一產物;
步驟c.以至少一低極性溶劑自該第一產物中萃取出一含有非多醣體組合物之溶液。
其中:
步驟a 係取一經乾燥石斛屬植物之莖部。
步驟b 中之醇類係以甲醇為最佳;
步驟c 係以兩種不同極性之溶劑依序萃取該步驟b 之醇類溶液,進一步而言,更包含以下步驟:
c’.以正己烷(n-hexane)萃取而得到一第二產物;
c”.再以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EA)萃取該第二產物,而得到含有非多醣體組合物之乙酸乙酯溶液(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Dendrobium tosaense)。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製備方法所得之非多醣體組合物組成如第二圖A 所示,其對於與免疫球蛋白E、細胞激素(cytokine)以及第二型輔助性T 細胞(TH2;type-2 T helper cells)增加有關之過敏性疾病有正向調控之功效。

萃取該非多醣體組合物之流程圖。

萃取該非多醣體組合物之流程圖。

第二圖A:係以液相層析儀分析該非多醣體組合物組成之圖譜。 第二圖B:係以質譜儀分析該非多醣體組合物之圖譜。

第二圖A:係以液相層析儀分析該非多醣體組合物組成之圖譜。
第二圖B:係以質譜儀分析該非多醣體組合物之圖譜。

第三圖:係以蘇木紫與伊紅染色法將小鼠皮膚組織切片染色之結果。 第四圖:係以甲苯胺藍將小鼠皮膚組織切片染色之結果。

第三圖:係以蘇木紫與伊紅染色法將小鼠皮膚組織切片染色之結果。
第四圖:係以甲苯胺藍將小鼠皮膚組織切片染色之結果。

小鼠接受不同處理時,肥大細胞數量變化之直條圖。

小鼠接受不同處理時,肥大細胞數量變化之直條圖。

媒合詢問


填寫媒合表單(0)

分類資訊

歸屬分類 : 生物科技
歸屬系所 : 東海大學食科系
歸屬教師 : 江文德

適用產業類別:


關鍵字: